纽约小站
纽约小站
首页纽约新闻
首页纽约新闻
1

身无分文到年入千万 华人老板心怀感激

综合
纽约华人资讯网
据西雅图华人资讯网综合报道 位于小西贡的Viet-Wah超市宣布,在经营近41年后,它将于9月的最后一天关闭。这家超市在唐人街国际区(CID)的小西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亚洲食品杂货零售商和分销商之一,更是此地发展成小西贡的源头。如今,这个标志性的超市即将关门,但是并没有影响其店主——当地成功的商人杜克·陈(Duc Tran)对美国梦的深深迷恋。他说,当初他来到美国,这里接纳了他和他的家人,允许他们扎根这里并且积累财富。他从一无所有到年收入达1300万美元,杜克的故事令人感慨。






来到美国

1975年,大量越南人来到美国西海岸。当时的华盛顿州州长丹尼尔·伊凡斯(Daniel J. Evans)听说之后,允许越南人来到华盛顿州安家落户。

1976年,一个年轻人受家人之托,从越南来到了华盛顿州,他就是杜克·陈。

在来到美国之前,陈家已经在越南住了几十年。陈的父亲是中国人。1945年时,因为中国战争不断,陈父到了西贡。30年后,越南又发生了战争,全家计划着离开。杜克·陈是家中11个孩子中的一个。当时,他的母亲坚持要他离开,以确保家庭能够重新开始。于是,陈乘船到了泰国。1976年,他来到了西雅图。几年后,当政府驱逐大部分华裔人口时,他剩下的大部分家人离开了越南。

到达西雅图时,他身上仅存10美元。为了谋生,他做着各种工作,同时积极参加课程学习英语。这些课程很有帮助。后来,当陈英语说得足够好的时候,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华人信息和转介服务处担任顾问。后来,他又在华盛顿教会协会担任顾问。有些时候,他要为生孩子的华人妇女进行翻译。或者在深夜里,有些新移民把自己锁在公寓外面,只能惊慌失措地给他打电话。

因这一经历,陈在东南亚联合会的创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亚裔居民为控制自己的社会项目所做的第一次努力。

陈在华盛顿教会协会的上司约翰·赫斯顿牧师说:“他很早就意识到了东南亚人需要最终在这里自给自足。他开始做翻译工作。他与其他来自东南亚的移民一起工作。”

陈很快意识到这个新社区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是无法获得他们在越南时吃过的食物。他萌生了要开杂货店的想法。

开启第一家店

上世纪80年代,担任顾问的杜克·陈找到唐人街国际区一栋废弃的家具店的业主,问他是否可以租下这个空间开一家杂货店。业主笑着告诉陈,除非陈有200万美元的资产,否则他不会和他谈。

一年后,对方同意了。这样,他就开设了第一家Viet Wah商店(越华商店)。后来,这家杂货店已经成为第12街和杰克逊街两个街区的越南企业集中地的最大亮点之一。这个地区聚集了很多越南人,从而被称为“小西贡”。

它与陈的亚洲食品批发分销业务一起,成为他后来的越华贸易公司(VW Trading Co.)年收入1300万美元的产业的一部分。

杜克·陈回忆说:“我在难民计划中帮助的所有新移民都会来我的商店买东西。下班后,我用我的小汽车把50或100磅的大米袋送到他们的公寓。”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到来,西雅图的东南亚人口急剧增加,机会也随之而来。陈在1984年开始了他的批发业务,为从阿拉斯加到俄勒冈的几十家新的东南亚餐馆和杂货店供货。

当时,因为不可能从越南进口货物,所以陈和西海岸的其他亚洲食品经销商在泰国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教那里的加工者生产越南的主食,如鱼酱或米纸包装。这产生了一个讽刺的效果。陈说,美国越南人现在回避正宗的越南版本的味道。

靠榴莲再上一个台阶

1991年,陈发现自己进入了榴莲贸易领域,他认为他可以通过减少中间商和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来获得巨大的利润。

对那些被冒犯的人来说,榴莲是塔科马水边的水果——当风向不对的时候最好不要去。一位作家把它比喻为在下水道里吃奶油冻。榴莲的臭味如此之大,以至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酒店都禁止食用它。

但对杜克·陈来说,榴莲是一种气味强烈但味道甜美的水果,在东南亚的鉴赏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有一种明确无误的金钱味道。

在这些地方,杜克·陈是榴莲之王。1995年,这位西雅图商人将进口37个集装箱总价值100万美元的榴莲,送给从休斯顿到纽约、洛杉矶的对榴莲痴迷的客户。

他每年进行一次泰国之行。回到泰国,在那里他负责监督加工。为了达到美国的标准,每个榴莲都必须用真空吸尘器清除虫子,并在冷冻运输前浸泡在水中。

在这个过程中,陈和他的顾客一样对榴莲情有独钟。他可以解释为什么马来人喜欢成熟的,而泰国人喜欢松脆的,为什么某些尺寸的榴莲比其他的更美味。

但即使在陈的家里,榴莲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陈和他的妻子都喜欢这种水果。他的大儿子却有不同的态度。

“他不能忍受这种气味,”陈说,“他已经美国化了。”

成立集团公司

当生意不断扩大之后,陈再次依靠他的商业直觉,看到了伦顿高地地区的潜力。他注意到人口的增长,因为人们在伦顿的新住房开发中发现了合理的价格。他说:“当杂货店的租约到期时,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街对面的建筑可以使用,我抓住了它。”

Viet-Wah的大多数顾客都是当地人。他们是冲着店里的特色产品以及蔬菜、海鲜和肉类的合理价格来的。Duc说,他的店每年都保持着10%-15%的年增长率。

为了继续改善该店,陈希望听取顾客的意见,特别是投诉。他说:“我们希望顾客能够满意。然后他们继续支持我们,我们也可以继续回馈社会。”

后来,杜克·陈成立了越华集团,旗下有6家公司,其中包含3家大型超市、一家批发分销公司,以及位于伦顿的茶宫餐厅和Simply Fresh面包店。大约有200名员工为Tran的6家公司工作。

作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Tran每天都在监督他所有业务的运作。他每天要花8到12个小时参加会议、回答电子邮件、打电话,并到城里各企业工作。

仍然心怀感激

但是随着新冠疫情的汹涌来袭,越华超市陷入经营困难的问题,直到现在他必须关闭门店。

陈说:“新冠疫情加上雇员短缺是超市关闭的原因。Viet-Wah每月亏损约1万美元。过去两年,市场一直在亏损。”据称,该店已将工作时间从每周7天减少到6天,而且它一直无法雇用足够的员工。

2015年,马丁·路德·金路的超市关闭了。3年前,批发公司也卖掉了。现在,唐人街亚洲广场的这家店也要关闭。

但是杜克·陈并不担心。他说,成功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作为难民来到这里,努力工作,现在我已经可以舒适地退休了。”他打算退休,把业务过渡给他的女儿Leeching Tran,即目前公司的副总裁。

杜克·陈仍然很感激美国接纳了他的11个家庭成员,其中包括他的兄弟姐妹和他,允许他们在这个国家生根发芽,并且积累自己的财富。他说:“美国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土地。我感谢美国使我的梦想成真,我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

40年后,他的家庭,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已经发展到了60名成员,自他1981年来到美国以来增加了5倍。

但是唐人街在疫情和持续的公共安全问题中失去了很多企业。联合车站的星巴克店在7月关闭,巴特尔药品公司的最后一天是9月14日。

(编译: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