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张晶1月2日纽约报道】唐太宗时期的着名文物“昭陵六骏”中的“两骏”—“飒露紫”和“拳毛騧”目前收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两骏”流失至今已有100年,亚太事务研究中心和流失海外中华文物研究会2日于法拉盛举行记者会,唿唤中国国宝“昭陵两骏”回家。

“昭陵两骏”中的“飒露紫”(左)和“拳毛騧”(右)。(张晶摄)
会议期间,主办方报告了“昭陵两骏”流失的过程,向宾夕法尼亚大学索回“两骏”的理由以及民间层面近期采取的行动。
流失海外中华文物研究会理事长邵子平首先介绍了“昭陵两骏”的历史以及流失海外的来龙去脉,他表示,从历史来看,“昭陵六骏”是首批脱离宗教主题的石雕艺术,历史价值高,是中华稀世文物,并受到1200年来历朝政府保护。从现存资料记载也可见“两骏”被盗卖的违法性。
亚太事务研究中心主席陈宪中表示,在民间层面,美国哈佛大学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是第一个在民间层面发起追讨的人。宾大一些考古教授也曾致信宾大馆长建议归还“两骏”,但馆长以“打开潘多拉盒子”类比,并称如有先例宾大博物馆将不复存在,予以拒绝。
此后,民间追讨正式开始,亚太事务研究中心和流失海外中华文物研究会也在民间层面推动,与中国文物部门、宾大博物馆多次接触。他们将于本周五下午在宾大静坐,以展示索回“两骏”,与保存在西安的“昭陵四骏”团聚的坚定决心。
陈宪中表示,文物归属于现有收藏者还是原属国家是一个很重要且很有争论的问题,涉及国际法、商业行为等等。中国现在有余力保存文物,因此,在“两骏”流失百年之际,他们应该继续努力,让文物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