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诞到元旦的假期终于结束了,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就是说,从今天起,国内的针对海外华人的八条新规,开始影响大家的生活了!才过去两天,据说就已经有人被逼疯了...
先说几件“好消息”,
虽然不痛不痒,但聊胜于无...

1.
外国人过境中国,增5个144小时免签城市
自2019年1月1日起,厦门、青岛、武汉、成都、昆明5个城市开始实施外国人144小时(6天)过境免签政策。原先144小时免签地区,只有江浙沪、京津冀,沈阳和大连。
来自53个国家的人员(包括加拿大),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可从上述城市有关口岸免签入境,可停留144小时。此外,国内还有许多其他过境免签城市,但大部分只能最多停留72小时。

延伸阅读:
这几年中国的旅游业可谓是越来越火爆,特别是很多城市想尽各种办法,使出各种花招来吸引游客旅游,以此来增长旅游收入。
自2018年5月海南省实施外国人免签入境旅游免签政策以来,机场国际进出港旅客日益增加,入境旅游市场活跃度增长。

据统计,截至11月23日,免签入境人数高达55028人次,同比增长261.9%,其中印尼旅客最多。
据新华社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厦门、青岛、武汉、成都、昆明5个城市已开始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自53个国家的人员,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可以从上述城市有关口岸免签入境,分别在厦门市、山东省、武汉市、成都市、昆明市免签停留144小时。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在厦门等5个城市实施的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对现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一是延长了免签停留时间,由原来的72小时统一延长至144小时;
二是增加了入出境口岸,免签过境人员可分别由厦门航空和海港口岸、青岛航空和海港口岸、武汉航空口岸、成都航空口岸、昆明航空口岸入出境。
2013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准了北京等18个城市实施对53个国家人员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京津冀、江浙沪、辽宁沈阳和大连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外国人短期来华旅游和临时商务访问提供了出入境便利,带动了当地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外人员往来。

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么利好,既免去了申请签证的时间和精力,又让旅程变的丰富充实。原来转机只能在机场休息,想吃美食也没戏,现在不一样了,既来之则逛吃逛吃,什么也不耽误。
如果你想去俄罗斯旅游,但又想去北京转一圈,就可以申请144小时的过境免签。
先到北京尝尝烤鸭,再去逛逛景点,回到机场还能买免税产品,之后继续前往俄罗斯的旅程。简直是吃喝玩乐一条龙。

那什么是144小时过境免签呢?
外籍人士过境免签政策是世界各国实施的免签制度中的一项内容,是指外籍人士依据过境国的法律或有关规定,从一国经转该过境国前往第三国时,不必申请过境国签证即可过境,并可在过境国进行短暂停留的政策。
过中国境免签分为24小时过境免签、72小时过境免签和144小时过境免签。
在实际旅游中,72小时和144小时的过境免签,对提升入境旅游的效果相对更加明显。

哪些国家的申请人可以过境免签?
144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适用的53个国家名单
1)欧洲申根签证协议国家(24个)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
2)欧洲其他国家(15个)
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摩纳哥、白俄罗斯
3)美洲国家(6个)
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
4)大洋洲国家(2个)
澳大利亚、新西兰
5)亚洲国家(6个)
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想要申请过境免签需要注意什么?
1.申请人要属于过境免签范围的53个国家公民。
2.申请人需持有本人能证明其国籍身份的有效国际旅行证件。
3.申请人需持有144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或者相关证明。
4.注意不要“越界”。以京津冀为例,过境免签停留范围仅限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小伙伴们可别跑太远了。
2.
中国签证开通在线预约,并要求录指纹
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各总领馆将启用在线填表和在线预约签证申请系统。所有中国签证申请人需登入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网站(www.visaforchina.org),填写签证申请表,并在线预约递交签证申请的具体时间。
此外,申请中国签证将会被要求留存十指指纹。

3.
海外中国公民申办护照,要求与流程简化
以前,中国公民在海外换领新护照,必须要求在国外长期居留。自2019年1月1日起,这一要求被取消。因此现在,就算是持有旅游签的中国公民,只要在国外遇到护照有效期将满或者签证页将用完的情况,都可以去使馆换领新护照。
而且在证明国籍状况流程上也简化了流程,申请人可以自己作出国籍声明,对此负责。此外,未成年人在国外申办护照,不再需要父母在场,只需一位法定监护人在场即可。

接下来,全是“坏消息”,
而且环环相扣,力度极大!

4.
就算移民海外,也要在中国依法纳税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
其中规定,在中国境内有或者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不管是什么国籍身份,都为中国的‘税务居民’,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需要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5.
在国内欠缴税款10万以上,将被限制出境
《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办法》中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金额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将直接判为“D级”。
对于此类"D级"纳税人,税务机关将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6.
国内央行反洗钱新规 现金交易5万需上报
《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自2019年1月1日生效。
根据规定,客户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从业机构应当在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7.
跨境购物限额提高,但商品不得再销售
国内完善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以下新规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币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人民币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若超出单次交易限值,则将被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若超出年度交易限值,则按照一般贸易管理。
已经购买的电商进口商品属于消费者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原则上不允许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

8.
“代购”被整治,最高200万元罚款,有人被“逼疯”...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
新法明确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
根据此法,今后电子商务经营者会受到严格监管,一旦违规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
因此,目前不少网友朋友圈内的代购,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已经变成了这种画风:
被逼去画画的代购
↓↓↓

被逼去说英语的代购
↓↓↓

被逼去卖"土特产"的代购
↓↓↓

这才刚进入2019年啊,“代购”就被新规逼疯了!?总之,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以上新规,严格遵守。在新的一年里,别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先说几件“好消息”,
虽然不痛不痒,但聊胜于无...

1.
外国人过境中国,增5个144小时免签城市
自2019年1月1日起,厦门、青岛、武汉、成都、昆明5个城市开始实施外国人144小时(6天)过境免签政策。原先144小时免签地区,只有江浙沪、京津冀,沈阳和大连。
来自53个国家的人员(包括加拿大),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可从上述城市有关口岸免签入境,可停留144小时。此外,国内还有许多其他过境免签城市,但大部分只能最多停留72小时。

延伸阅读:
这几年中国的旅游业可谓是越来越火爆,特别是很多城市想尽各种办法,使出各种花招来吸引游客旅游,以此来增长旅游收入。
自2018年5月海南省实施外国人免签入境旅游免签政策以来,机场国际进出港旅客日益增加,入境旅游市场活跃度增长。

据统计,截至11月23日,免签入境人数高达55028人次,同比增长261.9%,其中印尼旅客最多。
据新华社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厦门、青岛、武汉、成都、昆明5个城市已开始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自53个国家的人员,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可以从上述城市有关口岸免签入境,分别在厦门市、山东省、武汉市、成都市、昆明市免签停留144小时。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在厦门等5个城市实施的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对现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一是延长了免签停留时间,由原来的72小时统一延长至144小时;
二是增加了入出境口岸,免签过境人员可分别由厦门航空和海港口岸、青岛航空和海港口岸、武汉航空口岸、成都航空口岸、昆明航空口岸入出境。
2013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准了北京等18个城市实施对53个国家人员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京津冀、江浙沪、辽宁沈阳和大连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外国人短期来华旅游和临时商务访问提供了出入境便利,带动了当地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外人员往来。

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么利好,既免去了申请签证的时间和精力,又让旅程变的丰富充实。原来转机只能在机场休息,想吃美食也没戏,现在不一样了,既来之则逛吃逛吃,什么也不耽误。
如果你想去俄罗斯旅游,但又想去北京转一圈,就可以申请144小时的过境免签。
先到北京尝尝烤鸭,再去逛逛景点,回到机场还能买免税产品,之后继续前往俄罗斯的旅程。简直是吃喝玩乐一条龙。

那什么是144小时过境免签呢?
外籍人士过境免签政策是世界各国实施的免签制度中的一项内容,是指外籍人士依据过境国的法律或有关规定,从一国经转该过境国前往第三国时,不必申请过境国签证即可过境,并可在过境国进行短暂停留的政策。
过中国境免签分为24小时过境免签、72小时过境免签和144小时过境免签。
在实际旅游中,72小时和144小时的过境免签,对提升入境旅游的效果相对更加明显。

哪些国家的申请人可以过境免签?
144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适用的53个国家名单
1)欧洲申根签证协议国家(24个)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
2)欧洲其他国家(15个)
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摩纳哥、白俄罗斯
3)美洲国家(6个)
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
4)大洋洲国家(2个)
澳大利亚、新西兰
5)亚洲国家(6个)
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想要申请过境免签需要注意什么?
1.申请人要属于过境免签范围的53个国家公民。
2.申请人需持有本人能证明其国籍身份的有效国际旅行证件。
3.申请人需持有144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客票或者相关证明。
4.注意不要“越界”。以京津冀为例,过境免签停留范围仅限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小伙伴们可别跑太远了。
2.
中国签证开通在线预约,并要求录指纹
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各总领馆将启用在线填表和在线预约签证申请系统。所有中国签证申请人需登入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网站(www.visaforchina.org),填写签证申请表,并在线预约递交签证申请的具体时间。
此外,申请中国签证将会被要求留存十指指纹。

3.
海外中国公民申办护照,要求与流程简化
以前,中国公民在海外换领新护照,必须要求在国外长期居留。自2019年1月1日起,这一要求被取消。因此现在,就算是持有旅游签的中国公民,只要在国外遇到护照有效期将满或者签证页将用完的情况,都可以去使馆换领新护照。
而且在证明国籍状况流程上也简化了流程,申请人可以自己作出国籍声明,对此负责。此外,未成年人在国外申办护照,不再需要父母在场,只需一位法定监护人在场即可。

接下来,全是“坏消息”,
而且环环相扣,力度极大!

4.
就算移民海外,也要在中国依法纳税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
其中规定,在中国境内有或者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不管是什么国籍身份,都为中国的‘税务居民’,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需要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5.
在国内欠缴税款10万以上,将被限制出境
《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办法》中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金额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将直接判为“D级”。
对于此类"D级"纳税人,税务机关将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6.
国内央行反洗钱新规 现金交易5万需上报
《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自2019年1月1日生效。
根据规定,客户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从业机构应当在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7.
跨境购物限额提高,但商品不得再销售
国内完善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以下新规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币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人民币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若超出单次交易限值,则将被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若超出年度交易限值,则按照一般贸易管理。
已经购买的电商进口商品属于消费者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原则上不允许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

8.
“代购”被整治,最高200万元罚款,有人被“逼疯”...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
新法明确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
根据此法,今后电子商务经营者会受到严格监管,一旦违规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
因此,目前不少网友朋友圈内的代购,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已经变成了这种画风:
被逼去画画的代购
↓↓↓
被逼去说英语的代购
↓↓↓

被逼去卖"土特产"的代购
↓↓↓

这才刚进入2019年啊,“代购”就被新规逼疯了!?总之,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以上新规,严格遵守。在新的一年里,别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