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小站
纽约小站
首页纽约新闻
首页纽约新闻
2

妈妈群里扩散吓唬式”教育视频” 别给孩子看

综合
留园网
网友曾经总结了“童年四大阴影”:

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

收废品顺便拐孩子的老人;

藏在黑暗角落里吃孩子的妖怪;

专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叔叔。



本以为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式已经随着时光一起远去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原始落后”的吓唬小孩手段,居然在互联网时代焕发了“新生命”!

吓小孩短视频网络走红

最近短视频应用上莫名出现了类似童年阴影的真人视频版,比如这样的(以下画面不适宜孩子观看!请家长注意):



一个美瞳+滤镜,带有强烈网红风格的“医生”对着镜头恶狠狠地说:

“今天没有好好吃饭的孩子

都给我带到医院来

不吃饭就吃药、打针!

要不要好好吃饭?”

还有一段是让小孩睡觉的,同样是以医生+针管的方式,很吓人。

“睡觉!赶紧睡觉!”



除了“医生”,还出现了“警察”:


让人不安的是,居然真的有家长给孩子看这样的视频,还称赞有效!



并且!很多人把视频转发到妈妈群,推荐给其他家长,大家都称赞这种方式管孩子很有用。

有不少人居然用录制这种视频的方式成了网红,家长们还会要求主播给自己孩子定制吓唬视频:



“不要再挖鼻子了,越挖越大!越挖越丑!以后谁还跟你玩!”



“不听话的小孩不能要爸爸妈妈买玩具!表现好大人会奖励你,表现不好不许要东西,否则我就把你抓走了!”

吓唬小孩,居然成为了一条产业链?看到自家小孩被吓到的样子,心大的爸妈们还挺开心,感谢主播:小孩真的变听话了!

可是!

这真的!

一点都不好笑!

而且极度不舒适!



吓小孩并不能解决问题

靠医生警察吓唬小孩,这真的是千万不能踩的“大坑”,这种给孩子埋雷的做法,不理智。

然而这样的事件真的不少,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在江苏,有一个8岁小女孩迷路了,她运气极好遇上警察,但她却像遇上人贩子一样“拼命想要逃”;当警察说带她一起去找妈妈的时候,她甚至哭喊着推开警察,一个劲儿说不要,不要……



今年3月27日晚上,安徽六安的一位热心市民发现了一名走丢的小男孩,于是赶忙报了警。然而让警察叔叔们哭笑不得的是,小男孩看见穿制服的民警后,不但没有安心下来,反而大哭不止,害怕得不得了。宁愿由陌生大姐抱着去派出所也不让民警靠近。



而究其原因,竟然都是因为家里人经常这样吓唬他们:你再不听话,警察就把你带走。



拿医生、护士吓唬孩子。孩子难受、生病都不敢告诉你,更不愿去医院。

害怕医生的孩子,可能会更加抗拒看病、医治,甚至视作一种威胁。真正需要争分夺秒医治时,孩子的配合是最好的“药”:



网友表示:





用老师、医生、警察,甚至妖怪、老猫、老婆婆等吓唬孩子,或许在短时期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一招用多了,就会成为“狼来了”,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经常吓唬对孩子产生的不好影响

1

孩子会形成错误认知

会让发育中的宝宝形成错误的认知。拿社会角色吓唬宝宝,而宝宝并不明白“医生、警察”是干什么的,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种“恶”的认象,在宝宝还不够强大时会害怕这些角色,从而在遇危险时不会主动求助。


2

恐吓可危害孩子健康

不少幼儿心理学医生表示,恐吓会让孩子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刺激,会让恐惧情绪滞留,影响儿童的内分泌,从而可导致幼儿发育减缓,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出现语言障碍,甚至会让孩子焦虑紧张、诱发心理疾病。另外被影响的内分泌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内脏功能紊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比如幼儿受惊吓后产生高热、消化不良等。



3

孩子会变得自卑、胆小

家长的无意识恐吓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总是会担心自己不好、不听话、不乖等,会让宝宝变得自卑和胆小,不愿与人交流。长此以往,就会给宝宝留下自卑的阴影,总是觉得不如别人,什么也做不好,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那么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教育需要家长的耐心

家长教育孩子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而是想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

试试用正面的承诺取代负面的言语威胁,比如:

把“你不听话、不做作业我就不喜欢你了”换成“听话,做完作业给你出去玩一会儿”。

我们也可以试试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机会,而不是只有一个选择,这样孩子会觉得有更多的自由,从而会更容易接受。比如,你可以说:

“你是要先完成作业再玩,还是要先玩再写作业?”而不是说:“你必须马上写作业!否则就不让玩了!”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最好的方式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细心观察孩子害怕什么,设法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克服紧张情绪,再去引导则会更好。